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上班逸事

在辦事處門口有三塊掛有就業及社區資訊的報告板。這些板足有兩米高並用鐵做,因此十分沉重。而我每天其中一個工作就是更新它們及從倉庫裡搬出到辦公室門口安放。今天上班時我如常地把板搬到辦公室門口。正當我搬運運時,我聽到以下對話:

兒子:媽媽~果個叔叔做緊咩呀?
我 :我咁快做叔叔...(!@#$%^&*)
媽媽:搬緊野囉...拿...呢D叫苦力(咕喱)...唔讀書就係要做呢D野嫁啦...你做唔做呀?
兒子:我唔想做呀,咁重咁大塊板...
媽媽:咁你乖乖地讀書啦,唔係第時大個你要搬o既野仲重呀!
我 :(OK...You Win)

媽媽的一番話令人茅塞頓開,看來我應該著手準備重返校園了~

毓民明天草泥馬

毓民明天草泥馬

事到如今,又是時候重讀法哲福柯(Michel Foucault)的作品了。

社民連三子續以「粗俗主義」(vulgarism)衝擊議會文化,本是新瓶舊酒,卻由於這次的「衛道者」是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加上立會主席曾鈺成提出制訂「粗語錄」,煲呔又高調表態,各路人馬亦都積極響應,形成包圍格局,令社民連有「一鋪清袋」之虞。當然,黃毓民不是省油的燈,早已準備好陽關三疊。正是:播歌、激辯、棟篤笑!

篇幅所限,長話短說。根據福柯的「權力—話語」(power-discourse)理論,話語即是權力,操縱話語等於擁有權力。舉個因為極端所以易明的例子,筆者說你有癌症,但醫生卻說你沒有,即使你其實真的有癌症,你也會信醫生多過信筆者(即是你犯了「訴諸權威的謬誤」)。也就是說,醫生擁有話語權,甚至可謂擁有你的生殺大權。事實是,在大部分情況下,擁有話語權等於擁有判定何謂「理性」、「理智」及「真實」的權力,而在這些「標準」以外的言論,即使有其參考價值,或者至少有點存在價值,都好大可能會被邊緣化甚至妖魔化。一個「規訓社會」(discipline society,意為「規範化訓練的社會」)由是形成。

「規訓社會」非靠暴力、酷刑、國家機構、法律制度使人服從,而是通過日常的規範化紀律、檢查、訓練來達到支配、控制的目的,旨在培養出「順民」。其中一個典例,就是恍如上帝無處不在處處都在的閉路電視。人在這種「目光」下,名為受保護,實為受監視,久而久之,變得「自律」。是為「權力的眼睛」。

作為「粗俗主義教主」,毓民想必捨得一身剮,誓把規訓社會顛覆也!而他將會演奏陽關三疊:一、播歌。在明天舉行的立會預算案辯論,若輪到毓民發言,他或會播放火紅於內地網站的《草泥馬之歌》,藉此表達內地人民通過諧音粗口來反抗專制統治,但香港卻竟然容不下根本不是粗口的「仆街」,反映出特區政府恐怕比北京政權還要專制。二、激辯。兩個禮拜後,毓民就會同民建聯副主席、行會立會雙料議員劉江華在港台節目《激辯》中進行一連兩周的激辯。他透露,到時事必會就「仆街事件」質問哨牙仔,一於問到他哨牙變倒及牙。三、棟篤笑。毓民擬於月內於紅館舉行棟篤笑,名稱本來叫「特衰政府『蕉』慮症」,但由於「仆街事件」,他傾向改名為「尋找仆街的故事」,更指這個名稱源自黃子華的棟篤笑環節,絕對有文化。他也打算效法詹瑞文的《男人之虎》,大講特講粗口,刻意考驗有關方面是否存在雙重標準。

總之,關於這場話語權鬥爭,社民連的行徑事必會被視為「瘋癲」,但圍攻者的反應卻也不見得「健全」,這就讓筆者想起,福柯也曾引述十七世紀法哲帕斯卡(Blaise Pascal)的名言:「在現代社會,『人類必然會瘋癲到這種地步:即是不瘋癲也只是另一種形式的瘋癲!』」

余錦賢
信報 31/03/2009

令人懷念的概念,大學三年其中一樣最大得著就是有機會接觸到Foucault的理論,實在獲益良多。從他的眼睛出發,可以從更多維的角度去理解及洞察事物,感覺實在很好。

PS. 最近很懶,經常Quote文,可能好文特別多吧~

工作的尊嚴 by 陳惜姿



香港人工時長,是許多人引以為傲的。我反而覺得可悲,而且後患無窮。

上星期保安員遊行,要改為三更制工作,我舉腳贊成。我甚至認真的想過,倘若因此管理費要增加三分一,我會怎樣取態。

有些事情發展到今天,是不能回頭的。例如我從小住在私家樓,都只是白天有看更。

為什麼今天每幢大廈都要有廿四小時保安?

香港治安真是那麼差?

這也罷了。全日只分兩間,保安員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上班前後各要訓話半小時,再加上交通時間,剩下來的連睡眠都不夠。

每天上班時看到一個保安員,下班回到家見他仍在,我就心有不忍。

我的學生訪問了保安職工總會會長姚忠耀,話說當年他跟董建華相遇,說了一句:「董生,保安員由兩更制轉三更制,失業率會下降三分一。」老董點頭稱是,所有政府聘請的保安員即時改為三更制。

私人屋苑卻依然是「十二碼」(行內對十二小時工作的俗稱),長夜漫漫,他們如何自處?

遊行裏有保安員表示,熬夜工作真是很難受,管理人員會突擊巡查,若發現他們打瞌睡,會在暗角偷偷拍攝他們。半夜還要死睜着眼,眼水不斷流出,他們要用熱毛巾加薄荷精敷眼,又或喝特濃咖啡,防止自己不慎睡着。

臨到清晨四五點,血氣行到肝,肝得不到休息。他們照鏡,會見到自己的臉變成青色。

有些女保安員,下班後還要買餸煮飯。一個家,女人長時間不在,子女究竟如何成長?

工時長,令人失去尊嚴,生活的基本享受,都不必再談。更長遠的問題,是下一代的管教,和這些人老了以後的醫療開支。

到底有沒有人去想這些問題?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A5351tBXS0&

一套充滿童年回憶的MV , 歌詞內容十分諷刺 (男孩子十分應該更有共嗚吧)。

PS.歌詞中的高達可指: Jean-Luc Godard導演 , 法國新浪潮導演 , 而大魔則 = 大摩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香港罪案率下降之原因

最近,辦事處接到一名老人家求助,指她的村屋被一些工程公司偷電,以供開展工程之用。以事主亦已報警求助並搜集了很多證據(電費單,相片等等)。本來一宗證據確鑿的案件,以香港警方如此有效率(?!)的辦事能力,應該能夠迅速鎖定有關人士並進行檢控。

但事隔數日,事主向我們表示,最近警方不停致電予她,表示收到投訴,但希望她可以銷案。說話中不停跟事主說:你咁樣會好麻煩嫁...以後有咩事都會搵你...又要上庭又要錄口供...咩話?委託區議員代你處理?唔得嫁wor...你先係事主...冇人可以幫到你...你不如而家銷案啦 , 橫掂最後你都會覺得煩而銷案 , 都係果幾百蚊o者...你而家銷大家都唔洗咁麻煩 , 你諗下啦...

先不論該警員是否有違工作指引,數百元對於那些尸位素餐的警員來說可能不是甚麼錢,但對於那些依靠儲蓄和綜援過活的老人家來說,數百元已經相當於他一個月的伙食費。

事後在想,怪不得警方宣稱香港是最安全的城市,整體罪案率都很低,原來有不少罪案是以如此方法處理。佩服佩服~

科 大 風 波   女 教 授 抗 議   男 教 授 腳 軟

http://appledaily.atnext.com/template/apple/art_main.cfm?iss_id=20090325&sec_id=4104&subsec_id=12731&art_id=12534421

香港社會愈來愈反智,一個統計之後從結果比COMMENT,但比人一抗議就可以推翻結果,小朋友玩泥沙乎?

劉 紀 美表 示 , 科 大 教 員 女 少 男 多 , 其 學 系 40 名 教 授 中 僅 得 兩 名 女 性 , 本 港 理 工 科 的 教 員也 多 為 男 性 主 導 , 她 認 為 應 設 立 類 似 美 國 的 女 性 工 程 師 獎 學 金 , 鼓 勵 優 秀 的 女 生 入讀 。 她 說 希 望 組 織 女 教 授 協 會 , 以 關 注 兩 性 平 等 問 題 。

BU GEOG/文學院女多男少,是否應設有專供男性申請的獎學金以鼓勵男性多入讀文學/社科系?我都好關注兩性平等,希望女性唔好有選擇性平等,理工科就要對女性有優待,文社科就要絕對平等。

記得之前星期日檔案,那位月入三萬元的補習名師大大聲宣告香港女性於職場上比男性如何優勝,溝通技巧,語文能力比男性高如何的多,咁我地作為男性是否又可以去抗議有關節目存在性別誤導,令男性於大學時唔選擇語文科?

社會上不停有女性一方面向外界宣告佢地如何比男性優秀,如何於職場上更有優勢,但另一方面於佢地唔擅長的領域上又要求男女絕對平等,要提供更多機會予女性。小弟認為呢班女權份子就係做成現金香港社會兩性分化的源頭。

其實奧林匹克運動會內,絕大多數項目均各設有男女子組,絕少情況係兩性混合比賽。呢個情況擺明係歧視女性,暗地裡認為男性及女性表現有不同,所以要分開作賽。小弟建議那些走在時代尖端的香港女權份子,應對奧委會表示強烈反對!

另外香港那些停車場,夜店,經常推出的優惠如Lady's Night或女士停車免費等優惠,亦是嚴重影響女性尊嚴,認為女性與男性不同。

而一般女士所要求男性要有風度,要讓女性等等論述,更應透過教育徹底根除,共建一個完全平等,沒有歧視的美好香港!!

諷刺的是,有關報導正正驗證左有關男教授的研究是正確的。

最後引用朋友數字人對這篇報導的意見作為總結:讀咁X多書都咁XonX (clean version)

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

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好一碟請炒蝦仁


上星期同屋企人到尖沙咀鼎泰豐食飯,上次同朋友黎o既時候已經覺得d野食好mini,所以今次黎到都預左要叫多好多野食。鼎泰豐基本上味道唔錯,想像之中的味道。其中最特別的可謂上圖的清炒蝦仁。幅圖係我一上碟時影,碟內一d配菜都冇 ,小弟未食過好野,真係從來都未試過有菜係咁上碟。最後,呢碟蝦仁盛惠$134。

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我是港男

最近港台新拍了一個特輯,內容談及現時香港的兩性關係。看罷下集有關電車男的部份,突然發覺自己都頗為電車,不知身邊女性朋友是否認同。
首先節目內描述的電車男是每日花六小時上網,打機和喜歡看漫畫。小弟每天絕對花8小時以上時間在網上,即使扣除工作需要,亦很多時超過六小時。另外,小弟亦非常喜歡看漫畫,由此可見,我可謂一個不折不扣的電車男。此外,電車男另一特質是不善辭令,表達能力差....well....我對此沒有太大意見,我從來不認為自己表達能力有多好(但比節目中兩位批評香港男性的兩位港大女學生好那麼一丁點兒),如果和女性對罵本人更加甘拜下風。至於月入三萬...um...我現在連一萬元也沒有,看來我是由頭電到落腳了。

節目中,嘉賓和受訪女士多返強調現在香港的女性站起來,絕大部份成績和英文都比男性好,賺錢能力亦愈來愈強,小弟對此深感認同。君不見我系有三份二都是女同學,而勇套一級榮譽學士的亦都是女同學。band1學校男女比例愈來愈懸殊(感激行政會議成員胡紅玉女士為了挑戰官僚(為挑戰而挑戰?!)弄了一個男女同一條隊升學,令女性地位更為優越!),連男拔也要變為男女校。而賺錢能力更是不在話下,早前有調查顯示本港女性高層比例全球排第5,而且比例上升很快及愈來愈高,由此可見,我們香港女孩子的確愈來愈有能力。

但至此小弟又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既然片段中的女士三番四次強調女性比男性於工作上優勝,學歷亦愈來愈高,那麼為何於言談中又多次強調男性要有承擔,要養老婆?現實中,香港有多少男士會嫌棄另一半"搵錢搵得比自己少"?節目中的女強人月入三萬元,為何不能接受一位月入一萬元的男士?換個角度,如果男士月入三萬,他會介意身邊女士月入一萬嗎?何以當香港男士既要有風度,又不能對女伴有任何要求?為何男士要對女士細心但不能要求女士對自己溫柔?當女性認為香港男士愈來愈不濟,女士社會地位愈來愈高時,她們又不能接受女性對家庭也兩性關係上有更大的負擔呢?說句心底話,現在社會大論述令香港男士只能談義務不能談權利。諷刺的是,節目中多次以男士為女士拿手袋帶出香港男士是小男人。試問男士為甚麼要為女士拿手袋,是犯賤嗎?

我總覺得現在香港職場上就像奧巴馬選總統時的黑人效應。當奧巴馬以一個黑人身份去選總統的時候,有部份評論認為這對奧巴馬來說會是一個不利因素(連鄧生亦有此認為,他覺得有不少美國白人口裡說不,身體卻很歧視),現在奧巴馬是否能獲勝仍有很多未知之素。但我卻贊同另一評論所講,黑人身份是奧巴馬一個重要致勝原因。因為除了令他可以奪取絕大部份黑人票外,更重要的是有不少遊離份子,十分拘泥於"種族歧視"這四個字,他們心底裡有著:我不投奧巴馬是因為種族歧視,因此我必須投他以彰顯美國再沒有歧視(笑~)。同樣地,香港於職場上同樣出現當老闆面對一男一女兩位工作能力相當時,要升遷那一位時作決擇,他會有"如果我不升女士,會被別人說性別歧視,橫豎工作能力一樣,還是升女士免得招人話柄"這隸的想法。在加上社會對男女能力的一慣定型,令到女性在職場上有愈來愈大的優勢。小弟大膽預測,十年內女士任職管理職數目將會比男女多。但大老闆仍然是男性多。所以小弟有一個理想,就是希望在將來為男性勞工權益出一份綿力。

其實我絕不介意對女士有風度,只是希望女士享受男士的風度的同時,亦想想自己能為身邊的另一半提供甚麼。補充:幸好我身邊絕大部份女性朋友都是很好的!(我還是怕死)如有得罪,希望見諒及留言指教。

我的工作

有很多朋友一方面恭喜我找到一份很稱心的工作,並認為我現時的工作很適合我;但另一方面卻經常問我現在的工作其實是幹甚麼,是否不停去做抗議。

其實遊行抗議只是我工作的其中一部份。簡單來說,我的工作是指一切上司安排合理的工作。由寫報告,出信予政府不同部門,以致一般辦公室運作,訂水清潔,一切有需要做的都要做。

做這份工其實有很多挑戰。以下是我做了兩個月主要遇上的挑戰:
1.沒有上班時間下班時間,亦沒有固定上班地點。上班地點可以是富東邨,政府總部,立法會大樓等等。有需要的話需要工作至晚上10時(開居民大會)或早走兩小時(事前"單聲比老細")。

2.隨時遇到操不同方言的居民向你求助,而且敘事極不順暢並且枝節甚多。是訓練耐性的好機會。

3.考驗一個人的歸納能力,把對方說了半小時的話簡單用十句概括起來並用五段文字出信予有關部門反映。

4.經常在你準備要午膳的時候有居民進來表示有要事求助並需處理半小時以上。

5.不停地有居民要求幫手打通電話公司的電話。小弟認為此項工作亦是最大的難題。打通電話公司的電話應該比完成一份畢業論文更令人疲憊。

6.老細諗頭極多,亦太有熱誠,做小的只能努力工作。

7.隨時會有各式各樣的人帶著各式各樣的問題來辦事處,有的是有精神病(不是foucault描述那種),有的是因為生活太苦悶,有的是帶著其他不知目的,當然亦有真的感到徬徨無助的人來找幫助。

不過整體而言我還是很喜歡我的工作,縱少少了五千元一個月,最少我知道自己是在做些甚麼。

窮人和富人的分別

【本報訊】港鐵將軍澳支線,5至6月間將隨將軍澳新樓盤「日出康城」首期的「首都」入伙而啓用,支線車務安排參照落馬洲支線,現時北角至寶琳的將軍澳線,改為每隔3班後的一班以支線康城站為總站,此列車不往坑口站和寶琳站,車費則等同往寶琳站,由康城站往尖沙嘴站八達通收費8元,中環站則為11.2元。記者:呂焯均

港鐵與長實集團合作的「日出康城」,有50幢樓提供21,500個住宅單位,可住58,000人,較目前全港最大型私人屋苑的嘉湖山莊的15,880個單位多近四成。首都5至6月入伙,將軍澳支線及康城站同時投入服務。現有的將軍澳線最初已設計如落馬洲支線一樣,由現時的北角至寶琳的將軍澳線,在將軍澳站分支出來,直往支線唯一的康城站。

----------------------------

港鐵公司何必假惺惺,多次以人口不足為藉口拒絕開通東涌西鐵路站。但康城站以不足六萬人口就可以有鐵路站。港鐵倒不如直接回答是因為東涌西鐵路站無利可圖,所以不予興建。而這個事件亦勉勵大家,要努力賺錢。因為你不作剝削別人的階級,你便會淪為被剝削的階層,這就是現實。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有這樣的人,所以有這樣的政策

剛剛從電視中看到田北俊先生大發偉論,談及將來旅發局的策略。他指中香港並沒有太多古蹟,而古蹟亦不吸引,所以會將注意力放在推廣本港的美食及購物。從田少的口中,我們可以看到政府大約對待香港歷史的態度:可以賺錢的-給予保留,不可以賺錢的-自生先滅。怪不得香港的文化政策一直為人所垢病。從前香港的文化保育都是把時間和空間抽空,把歷史地理抽空。赤柱的美利樓,灣仔的和昌大押堪稱經典。以同一套思維,亦難怪要把皇后天星拆掉,因為不能賺錢,阻礙資本流通嘛....從前到現在,香港都是在資本主義邏輯下運作,所以順我者生,逆我者亡。

政府官員從來不認為歷史是一樣東西,是一樣值得保留和尊重。或者是因為前殖民地的關係吧,被殖民者都是害怕回想以前。的確,香港是不需要歷史的,尤其是偉大的祖國更不希望我們有自己的歷史,我們只需要有中國歷史,不需要有香港歷史,這樣我們可以更順利地成為中國其中一個城市。這樣下去,很快我們的下一代便會成為沒有歷史的一群,他們不知道六四只知道十一。可怕嗎?

2009年3月10日 星期二

黃英琦你有多了解東涌?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4/1/1/1056860/1.html

當你批評政府為何建大嶼山醫院比於天水圍建醫院積極時,你有否想過從東涌到最近的瑪嘉烈醫院要多久?我告訴你,乘的士從逸東出發最少需要45min。比起天水圍這個經常在鎂光燈出現的地區,東涌卻活在影子中。逸東村是全港最大的公共屋村,亦是最少配套的屋村。這裡沒有大型招聘會,只有大量失業青年。這裡出旺角要18蚊。這裡因為是擴展市區,所以租比天水圍同一面積單位要來得貴。天水圍有屯門元朗作支援,東涌只能自求多福。當天水圍居民被人邀請到迪士尼玩的時候,很多逸東村家長於小朋友生日當天才花錢帶小朋友到迪欣湖看看。東涌的情況令我想去Year 3時上文化研究堂時,介紹史碧娃克的一句說話:當弱勢能夠發聲時,他已經不是弱勢了。(Can the subaltern Speak?)

落花留水

最近上班時常常聽到落花留水這首曲,細心留意歌詞後發覺填得很不錯。他用了借喻的手法去描述一段關係,既細膩又含蓄。相比起其他把愛字於一首歌中重覆數百次的歌,這首歌可以玩味的地方更多。而詞亦帶出了曲中那種山與水平靜的感覺。如果鋼琴部份能增加就更好!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填詞人竟是黃偉文......

落花流水

作曲:Eric Kwok / Eason Chan|填詞:黃偉文|
編曲:Eric Kwok / Jerald|監製:Eric Kwok / Jerald / Eason Chan

流水 像清得沒帶半顆沙
前身 被擱在上游風化
但那天經過那條提壩
斜陽又返照閃一下 遇上一朵 落花

相遇 就此擁著最愛歸家
生活 別過份地童話化
故事 假使短過這 五月落霞
沒有需要 驚詫

流水很清楚 惜花這個責任
真的身份不過送運
這趟旅行若算開心
亦是無負這一生
水點 蒸發變做白雲
花瓣 飄落下游生根
淡淡交會過 各不留下印

流水 在山谷下再次分岔
情感 漸化做淡然優雅
自覺心境已有如明鏡
為何為天降的稀客 泛過一點 浪花

天下 並非只是有這朵花
不用 為故事下文牽掛
要是 彼此都有些 既定路程
學會灑脫 好嗎

流水很清楚 惜花這個責任
真的身份不過送運
這趟旅行若算開心
亦是無負這一生
水點 蒸發變做白雲
花瓣 飄落下游生根
命運敲定了 要這麼發生

講分開 可否不再 用憾事的口吻
習慣無常 才會慶幸
講真 天涯途上 誰是客
散席時 怎麼分

流水很清楚 惜花這個責任
真的身份不過送運
這趟旅行若算開心
亦是無負這一生
水點 蒸發變做白雲
花瓣 飄落下游生根
淡淡交會過 各不留下印
但是經歷過 最溫柔共震

我是名牌奴隸?!

最近陪媽媽同佢朋友到TST走了一趟,路經Chevignon就入去買左兩件衫,回到家中將衫放入衣櫃時驀然發覺原來自己雖然在大學3年不停地批判資本主義同消費主義,但同一時間亦買左唔少名牌。銀包手繩要用BV,鞋要買Timberland同Lacoste,衫要著Chevignon甚至Ape,褲要著Chevignon同Carhartt,出街袋要揀Armani同Porter,甚至連Under都要著CK。連身邊的人,往日慳儉的媽媽開始會花上千元去買一條Levis。樂觀地睇可以話係家庭收入上升,往日連入都唔會入o既鋪頭,而家開始成為常客。悲觀地睇,似乎任何人都會不自覺地被消費主義影響,成為資本主義奴隸(最深刻係睇到連劍青都會架上YSL太陽眼鏡)。電視o既宣傳,朋輩o既影響(Sandie?!)都成為無數誘惑。幸好到目前為止還未到要去買LV Gucci的階段,希望此刻的醒覺可以令我暫時減少買野,儲下錢吧~